媒体二院
2012年7月2日 陕西日报 养生保健16版 《认识了解脂肪肝 坚决拒绝脂肪肝》
2012年7月2日 陕西日报 养生保健16版 《认识了解脂肪肝 坚决拒绝脂肪肝》
浏览次数:
2012年7月2日,陕西日报16版刊登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鲁晓岚教授的相关报道,题为《认识了解脂肪肝 坚决拒绝脂肪肝》。
链接为:http://sxdaily.joyhua.com:8088/shtml/sxrb/20120702/171712.shtml
全文如下:
性肝病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余还有因类脂质沉积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Wilson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药物等引起的肝脏脂肪变等,因病患数量相对较少,一般不包含在我们狭义的脂肪肝概念中。
脂肪肝的发病率
20年前脂肪肝是发达国家的主要肝病,特别是酒精性肝病,更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第一大肝病类型。近10余年来,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世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近些年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陕西地区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18.5%,已超越乙型肝炎患病率,成为了我国第一大肝病。
酒精性肝病患病率同样快速增长,厉有名等报道浙江人群饮酒率为26.96%,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为4.34%,沈阳市成人的调查为15%,鲁晓岚等报道陕西地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为6.5%,在嗜酒人群中则高达18.7%。空腹饮酒比进餐饮酒造成的肝损伤更大。
现在乙肝已有疫苗可预防,乙肝、丙肝有有效抗病毒药物可治疗,而各型脂肪肝性肝病的治疗则更棘手。因此,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当代肝病领域的新挑战,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脂肪肝的表现
脂肪肝患者早期均无特异性表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肿大时常表现为右上腹的胀痛、隐痛,不伴体重减轻的腹泻、易疲乏等症状,多毛症和不孕不育也比较常见,70%以上的患者存在超重。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伴发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肝脏本身的损伤表现反而退其次。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容易出现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表现,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消瘦、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腔积液、贫血等,特征性的体征还包括腮腺肿大,掌腱膜挛缩症以及与男性女性化体征(乳房发育和肝掌、前臂远端的蜘蛛痣)。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包括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而肥胖也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有些患者,既肥胖又饮酒,两种危险因素均存在,会加快加重肝脏疾病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的危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除易引发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相关并发症外,它还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表现,还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代谢相关并发症,引发心脑血管相关死亡的风险是无脂肪肝人群的数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结直肠腺瘤等的高危因素;
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它的预后与饮酒密切相关,早期的戒酒后可完全恢复;对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持续饮酒者的5年生存率(70%)显著低于坚持戒酒者(90%);短期大量饮酒引发的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死亡率高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一旦失代偿,持续饮酒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5年生存率最好的只有30%,不及某些肿瘤的预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对缓慢,早期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可延缓或阻断疾病发展,减少肝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
脂肪肝的治疗
严格戒酒和营养支持治疗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主要治疗措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因而其首要的目标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代谢紊乱,然后是减少肝脏脂肪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对脂肪性肝病的诊治和研究在省内和国内都有相当影响。最近,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建立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同时在陕西省大型综合性医院中首先成立了脂肪肝门诊,为脂肪肝患者提供帮助。
针对脂肪肝患者,脂肪肝诊疗中心将进行健康教育+全面监测+药物治疗+跟踪随访,患者来这里就诊能够得到三张处方,即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和药物处方。通过健康教育,全面监测患者情况,及时给与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专业治疗。同时还担当脂肪肝防治宣传、知识普及、患者教育的重要义务和职责;并承担着医师和护士培训、提高对相关脂肪肝防治指南的掌握程度、规范脂肪肝的诊治流程,提高我省防治脂肪肝医务人员素质的职责。
链接为:http://sxdaily.joyhua.com:8088/shtml/sxrb/20120702/171712.shtml
全文如下:
从头到脚话健康
认识了解脂肪肝 坚决拒绝脂肪肝
本期专家 鲁晓岚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成员,全国重症肝炎协作组成员。陕西省消化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论文在线网络评审专家。实用肝脏病杂志编委。从事临床内科医、教、研20余年。对消化领域胃肠和肝胆疾病的诊治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药物性肝炎等各类肝病有专门研究和见解。她撰写的有关脂肪肝的2篇论文不仅被作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学组2010年《酒精性肝病诊治指南》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也是美国AASLD,ACG制定有关《酒精性肝病》临床指南参考资料之一,论文被引用近200次,单篇被引用达50余次。性肝病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余还有因类脂质沉积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Wilson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药物等引起的肝脏脂肪变等,因病患数量相对较少,一般不包含在我们狭义的脂肪肝概念中。
脂肪肝的发病率
20年前脂肪肝是发达国家的主要肝病,特别是酒精性肝病,更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第一大肝病类型。近10余年来,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世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近些年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陕西地区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18.5%,已超越乙型肝炎患病率,成为了我国第一大肝病。
酒精性肝病患病率同样快速增长,厉有名等报道浙江人群饮酒率为26.96%,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为4.34%,沈阳市成人的调查为15%,鲁晓岚等报道陕西地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为6.5%,在嗜酒人群中则高达18.7%。空腹饮酒比进餐饮酒造成的肝损伤更大。
现在乙肝已有疫苗可预防,乙肝、丙肝有有效抗病毒药物可治疗,而各型脂肪肝性肝病的治疗则更棘手。因此,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当代肝病领域的新挑战,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脂肪肝的表现
脂肪肝患者早期均无特异性表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肿大时常表现为右上腹的胀痛、隐痛,不伴体重减轻的腹泻、易疲乏等症状,多毛症和不孕不育也比较常见,70%以上的患者存在超重。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伴发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肝脏本身的损伤表现反而退其次。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容易出现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表现,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消瘦、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腔积液、贫血等,特征性的体征还包括腮腺肿大,掌腱膜挛缩症以及与男性女性化体征(乳房发育和肝掌、前臂远端的蜘蛛痣)。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包括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而肥胖也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有些患者,既肥胖又饮酒,两种危险因素均存在,会加快加重肝脏疾病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的危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除易引发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相关并发症外,它还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表现,还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代谢相关并发症,引发心脑血管相关死亡的风险是无脂肪肝人群的数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结直肠腺瘤等的高危因素;
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它的预后与饮酒密切相关,早期的戒酒后可完全恢复;对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持续饮酒者的5年生存率(70%)显著低于坚持戒酒者(90%);短期大量饮酒引发的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死亡率高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一旦失代偿,持续饮酒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5年生存率最好的只有30%,不及某些肿瘤的预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对缓慢,早期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可延缓或阻断疾病发展,减少肝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
脂肪肝的治疗
严格戒酒和营养支持治疗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主要治疗措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因而其首要的目标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代谢紊乱,然后是减少肝脏脂肪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对脂肪性肝病的诊治和研究在省内和国内都有相当影响。最近,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建立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同时在陕西省大型综合性医院中首先成立了脂肪肝门诊,为脂肪肝患者提供帮助。
针对脂肪肝患者,脂肪肝诊疗中心将进行健康教育+全面监测+药物治疗+跟踪随访,患者来这里就诊能够得到三张处方,即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和药物处方。通过健康教育,全面监测患者情况,及时给与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专业治疗。同时还担当脂肪肝防治宣传、知识普及、患者教育的重要义务和职责;并承担着医师和护士培训、提高对相关脂肪肝防治指南的掌握程度、规范脂肪肝的诊治流程,提高我省防治脂肪肝医务人员素质的职责。
作者:宣传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