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二院 > 正文

新闻中心

媒体二院

2012年12月18日 现代保健报 特色医疗《先心病:5岁以下儿童第一杀手》

2012年12月18日 现代保健报 特色医疗《先心病:5岁以下儿童第一杀手》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2012年12月18日,现代保健报特色医疗6版刊登我院心外科报道,题为:《先心病:5岁以下儿童第一杀手》

全文如下:












先心病:5岁以下儿童第一杀手
——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主任裴斐先心病防治一席谈
本报记者 门孝成 特约记者 买秋霞

        12月的西安气温骤降,寒气逼人。两岁的浩浩因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炎住进了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在确诊为肺炎的同时,医生告诉浩浩的妈妈:孩子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个结果让全家犹如晴天霹雳!但是医生又告诉浩浩妈妈:先心病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先心病患儿通过科学治疗完全可以根治。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在胎儿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先心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与生命。最新调查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活产婴儿的发病率为8%~10%,我国每年约有15万新生婴儿患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其中30%在婴儿期死亡。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已经连续11年成为该市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



  手机电脑辐射已成新诱因



        先心病的发生率为什么会越来越高呢?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裴斐教授介绍,一般认为妊娠5-8周是胎儿心脏在母体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到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是造成先心病的重要原因。比较明确的因素如:孕妇在孕早期内发生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服用某些药物、接触放射线等。



        此外,手机、电脑等辐射对先心病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广州市儿童医院曾接诊了一位非常复杂的先心病患儿,他的母亲就是一位电脑软件工程师,在怀孕期间她每天在电脑前工作的时间都超过了12个小时。有的准妈妈听后会非常担心,自己腹中的宝宝会不会已经中招了。其实,准妈妈应在怀孕3-4个月时进行优生5项(TORCH)检查,在怀孕6个月时进行B超检查,就等于为早期发现先心病把守了第一和第二道关。



  听杂音做B超



  先心病容易被察觉



        裴教授说,先心病是一个容易被察觉的疾病,不太容易漏诊。在临床上,70%的先心病患儿是在学龄前发现的。宝宝出生以后,可通过心脏彩超来筛新生儿先心病。即便有“漏网之鱼”,等到婴幼儿时期,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一些细微观察,发现先心病的迹象。



        呼吸急促:在新生儿或婴儿时期,患儿吃奶费劲,吸吮乏力,常常因为气促而喘息,吸几口就停一下,感觉很累,满头大汗。



        反复感冒或肺炎:先心病导致肺部过度充血,所以特别容易感冒,而轻度呼吸道感染就易引起肺炎,到医院一听心肺就发现有心脏杂音,然后做B超就确诊了。



        生长发育迟缓:先心病的孩子比其他正常的孩子长得瘦小,活动耐力差,因为一活动就呼吸急促。



  及早治疗



  98%先心病可根治



        裴教授说,在门诊上,常常会见到一些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的先心病患儿,令人非常惋惜。这是由于许多家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家长知道孩子患有心脏病,但是认为孩子年龄太小,经不起手术的折腾,待孩子年龄大些再手术治疗比较安全。其实现在的心脏病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从孩子出生到三四岁都可以做手术,一岁以内做效果最好。以上四种先心病就是心脏上有缺损,通过一个微创手术就能修补好,手术过程仅仅1小时,术后几天就可以痊愈出院。裴教授说,只要早发现早治疗,98.5%的先心病可以得到彻底治愈,接受手术后的孩子可以跟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家长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所以希望家长放下包袱,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给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架起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之桥
——西安交大二院心外科主任裴斐教授谈冠心病的冬季防护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冬天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冠心病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裴斐教授认为,冠心病在冬季高发源于三大因素:一是寒冷季节人的平均血压会偏高,血管收缩,如果变细的血管内壁已有粥样硬化斑块,便可能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二是冬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导致血液黏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造成血管堵塞;三是室内外温差大,温差若在15℃以上,血管就会剧烈收缩,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而堵塞血管。那么,冬季如何有效防护冠心病呢?

  尽早发现症状是前提



        裴斐教授介绍,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是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裴教授说,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冠心病发生:劳累或紧张时突然感觉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感到心悸、胸痛;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醒来,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剧烈活动时感到心跳、心急、胸闷或胸痛不适等。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



  及时科学治疗是关键



        发现冠心病并科学治疗是关键。裴教授说,目前冠心病分药物治疗、支架植入和搭桥手术三种,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法,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时,支架植入术是救命手术,它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使血管狭窄处的血流恢复正常,有效保证心肌血液供应,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而当支架植入无法解除病症时,就需行搭桥手术了。冠状动脉搭桥术是用一根新的血管替代心脏已经梗阻、坏死的冠状动脉血管,为心肌供血充当“生命之桥”的作用。目前搭桥手术分停跳和不停跳两种,停跳搭桥手术在安静、无血视野下进行,但对心肌有一定的损害;不停跳搭桥术利用特殊装置把需要吻合的地方固定起来,使吻合口处在相对静止状态进行吻合,手术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



        裴教授介绍,该院心外科经过多年探索,目前能够开展在国内领先的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避免了心脏停跳带来的心肌损害,降低了手术的危险性,扩大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治疗范围,特别对于高龄患者、合并有全身其他疾病的患者、心功能低下的患者,使手术治疗冠心病成为可能。近日,该院又邀请美国著名心外科专家每月定期到医院进行手术交流。患者在不增加医疗费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到国际一流专家的技术服务。



  做好日常保健是根本



        裴教授表示,冠心病除了积极治疗外,做好日常保健也很重要。



        首先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都与饮食不当和缺乏运动有关。裴教授建议,在饮食上冠心病患者应注意摄入粗细搭配的饮食,戒烟少酒;每天适量运动,持之以恒,同时还要保持心情愉悦舒畅。其次要坚持规律服药。服药要遵医嘱,按时定量,尤其是睡醒后三小时内,心脏最容易“闹事”,所以最好在每天早晨醒来或早餐后服用,切勿根据自己感觉擅自停药或减药。再次要坚持定期复查。裴教授表示,通过有规律回访,医生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从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专业指导,全方位保障患者健康!



  本报记者 门孝成 特约记者 买秋霞 屈姝利













瞄准医学前沿
紧跟国际步伐
——西安交大二院心血管外科学科优势速写
        这是一个有着光荣传承的团队,这是一个有着创新精神的团体。1954年,他们完成了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1956年,他们完成了二尖瓣
作者:宣传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