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二院 > 正文

新闻中心

媒体二院

?2012年12月25日 现代保健报 特色医疗《微创矫治漏斗胸 让孩子挺胸做人》

?2012年12月25日 现代保健报 特色医疗《微创矫治漏斗胸 让孩子挺胸做人》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2012年12月25日,现代保健报特色医疗7版刊登我院儿童病院报道,题为:《微创矫治漏斗胸 让孩子挺胸做人》

全文如下:






微创矫治漏斗胸 让孩子挺胸做人
——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儿童病院院长高亚教授访谈

  本报记者 门孝成 特约记者 买秋霞


        近几年,儿童“漏斗胸”矫正治疗已成为医学界一项常规手术,究其原因,与“漏斗胸”发病居高不下有关,患儿与家长健康期望不断增高,微创治疗方法不断创新,效果迅速肯定有关。据悉,像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这样的大医院就经常收治来自全国的“小病号”。


        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儿童病院院长高亚教授认为,现代的漏斗胸诊疗技术不仅矫正患者的躯体外观畸形,同时也改善了心肺功能发育。虽然现在家庭的儿童养育条件越来越好,但近年“漏斗胸”漏诊、误诊的却为数不少,应该引起社会关注。


  发病:男性患者是女性的4倍


        高教授说,漏斗胸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漏斗胸是指胸骨中下部分向内凹陷,相邻肋软骨也随其凹陷,形成外观形似漏斗状的一种先天性胸廓畸形。向内凹陷的胸骨对胸腔重要器官产生挤压,造成胸腔器官心、肺和呼吸短促,通常在出生时表现较轻,随着生长,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非常明显。研究显示:漏斗胸的男性患者较女性多见,男女患者的比例为4∶1,属于伴性显性遗传。有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生率是2.5%。,而无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病率为1%。。


        漏斗胸患儿的畸形体征在新生儿时期即可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加重。学龄前患儿一般呈现对称性前胸壁漏斗状凹陷,成年患者则常呈现偏右侧的非对称性凹陷。除胸廓畸形外,常伴有颈肩部前倾、驼背、腹部凸出等体型。7岁以上漏斗胸患儿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凹陷的胸骨不仅影响体形美观,还可压迫心脏和肺,造成心肺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


  危害:孩子羞于当众露胸


        轻度漏斗胸对循环、呼吸影响不大,严重漏斗胸下陷的胸骨和肋骨会压迫心脏、肺等胸腔内脏器,使患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运动耐受力差,体形瘦弱,喜静不好动。高教授说,临床上常常发现,漏斗胸除对患儿生理上的影响外,对患儿和家长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这些孩子常羞于当众暴露前胸,夏天不敢穿背心,不敢在公共浴室洗澡,不敢去游泳,个别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出现性格孤僻、内向等不良心理。


        高教授建议:“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轻度漏斗胸患儿,由于对呼吸、循环影响不大,不必急于治疗,有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自行纠正。对于中度和重度漏斗胸患儿,宜手术矫正畸形。”一般来讲,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胸廓外观,解除下陷的胸骨对心肺的压迫,使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活动力和耐力也较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患儿心理压力得以缓解,精神状态较前振奋。


  治疗:最佳手术年龄为4-12岁


        西安交大二院小儿外科对漏斗胸的诊治几乎与国际同步。上世纪60年代,该科开展了Ravitch、胸骨翻转术;2000年,该科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首例Nuss手术治疗对称型漏斗胸;2003年,该科专家创新发展了非对称型漏斗胸微创矫正;2008起,他们又开发计算机个性化模拟诊疗系统。近年来,该科又探索使用负压杯非手术治疗轻度漏斗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高教授介绍,在漏斗胸治疗方面,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是在胸腔镜下进行胸骨抬举术,称为Nuss矫正术。Nuss矫正术只需在患儿的侧胸壁上切开0.5厘米切口置入胸腔镜,在两侧侧胸壁切开2厘米切口, 将钢板固定在胸骨后,手术不切肋骨,创伤小,出血5-10毫升,时间只需30-40分钟,术后恢复快,钢板固定稳固,前胸无切口,外形美观,效果显著,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手术方式。手术年龄为3-20岁,最佳手术年龄是4-12岁。经过该院开发应用,几乎所有的漏斗胸均可行Nuss手术,且效果比较理想。目前,Nuss手术几乎成为治疗漏斗胸的“黄金标准”。


        为了方便全国各地前来就诊的患者,西安交大二院日前专门设立了漏斗胸专科门诊。高教授说,目前,随着手术方式的日臻成熟,西安交大二院小儿外科已经就漏斗胸诊治的系列问题进行了周密细致地研究,能够为患者提供国际一流的医疗技术和更加温馨的服务。







再造尿道 8岁流浪儿能站着尿了
——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吴宣林谈尿道下裂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12月5日,维维被宝鸡市流浪儿童援助中心的叔叔阿姨们送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接受了先天性尿道下裂尿道再造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一周后,当维维习惯性地要蹲着尿尿时,负责主刀的小儿外科主任吴宣林副教授鼓励维维说:“站着尿,没问题!”半信半疑的小男孩在医生的鼓励下终于站着尿了出来。这一刻,这个有生以来第一次能站着尿尿的小男孩异常激动地大叫起来:“我再也不会被他们欺负了!”接着,他哭了。一旁的几位医生也感慨不已,是啊,因为这个病,这个性格孤僻的小男孩从小被狠心的父母遗弃,几经周折被流浪儿援助中心收留。因为这个病,他常常成了小朋友们嘲笑的对象,更可恶的是他们说他“不男不女”。因为这个病,他常常上厕所时偷偷摸摸,只等没人时才去如厕。

        只因病变在身体的隐私部位,才让家长和孩子讳莫如深、羞于开口?只因病变在身体的隐私部位,才会遭受到百般羞辱?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记者近日采访了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吴宣林副教授。


  每300名男婴中有1人患尿道下裂


        吴主任说:“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阴茎和尿道的畸形,患有这种病的孩子,阴茎都向腹侧弯曲,尿道外口不是在阴茎头的前端,而是在阴茎的腹侧面甚至在阴囊部。平均发病率约300个男孩中就有一个患尿道下裂患儿。近几年国内外报道发病率有所上升,今年我们医院就做了近百例尿道下裂手术。尿道下裂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国内外研究结论表明,尿道下裂的发生与农药、杀虫剂和雌激素喂养的水产品、家禽、家畜污染食物关系密切,环境污染也有类雌激素作用,准父母若对受到污染的食物摄入量过多,出生的男孩发生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几率就高。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属多基因遗传病,有一定的家族发病倾向。


  给孩子洗澡时仔细查查


        吴主任建议,给孩子洗澡时应仔细检查阴茎是否过短、弯曲,睾丸是否在正常的位置,留意男孩是否站立排尿时经常弄湿裤子。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就诊要到有小儿泌尿专科或小儿外科的医院去检查治疗,不能在不具备条件的小诊所随便手术,一旦发生并发症,再次手术就更加困难。


  3岁前治疗效果最佳


        关于尿道下裂的手术治疗时机,各方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为了减轻心理并发症,手术应尽早完成,患儿在6—18个月就可以进行尿道下裂修复手术。早期手术也可以使患儿父母从漫长的焦虑中解放出来。吴主任认为,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受阴茎发育程度,即可选材料的尺寸是否足够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国人特点以及患儿具体材料的特点,建议3岁前为患儿进行手术。吴主任接着说,尿道下裂治愈的标准是阴茎下弯完全矫正,尿道开口于龟头正位,阴茎外观接近正常,尿道排尿功能良好,成年后能有正常的性生活。


  一次手术成功率达90%


        据了解,交大二院小儿外科的专家们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与国内外先进机构不断交流与学习,目前的诊治水平已与国际接轨。包括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合并小龟头畸形的手术治疗、复杂尿瘘的U型皮瓣多层覆盖手术等都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治疗效果。该科采用国际最新微创技术系列改进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阴茎外观和排尿功能接近生理状态,一次手术成功率超过90%,达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超过80%的上尿路手术由腔镜完成。为了方便患者就诊,目前该院已经设立了尿道下裂专科门诊。


        吴宣林主任说,患尿道下裂的儿童不能像别的小孩一样站立排尿,引起小朋友的嘲笑,使他们变得自卑、孤僻,如不及早治疗,将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留下终身的心理阴影。吴主任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尿道下裂儿童的生存状况,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治疗和生活环境。

作者:宣传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