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二院 > 正文

新闻中心

媒体二院

2012年12月28日 现代保健报 特色医疗 《急性胸痛:警惕重症来袭》

2012年12月28日 现代保健报 特色医疗 《急性胸痛:警惕重症来袭》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2012年12月28日,现代保健报特色医疗7版刊登我院急诊科报道,题为:《急性胸痛:警惕重症来袭》
全文如下:






急性胸痛:警惕重症来袭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李丽君教授访谈
本报记者 门孝成 特约记者 买秋霞

        2012年11月25日,正当全国人民为我国第一艘航母舰载机歼—15成功起降而欢呼雀跃时,51岁的歼—15战机总设计师罗阳却因急性胸痛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永远地倒下了。人们不禁为这位英雄扼腕叹息!罗阳之死,再一次向广大中老年人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急性胸痛是什么信号?心肌梗死的发病症状有哪些?发生心肌梗死如何与死神赛跑挽回生命?冬季如何防范这种疾病?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李丽君教授,揭开心肌梗死这种“夺命杀手”的冷酷面纱!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李丽君教授介绍,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到身体的多个器官系统,与之相关的疾病包括神经痛、肺炎、心绞痛等。李教授开门见山地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等致命性疾病来说,一旦诊治不及时,错过了抢救窗口期,就可能失去生命。


  急性胸痛是四种致命重疾信号


        李丽君教授介绍,准确地鉴别出高危患者是急性胸痛诊治的关键点,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四种情况最为凶险,随时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急性心肌梗死。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通常表现为胸部或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肩、背部甚至颈部放射,可能伴有心慌、气短、大汗、濒死感、脸色苍白、咽部紧缩感等,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急性心肌梗死为最常见威胁生命的胸痛。


        主动脉夹层。它是胸痛为主要症状的威胁患者生命的第二大疾病。指主动脉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破裂造成死亡的几率非常高。


        急性肺栓塞。是肺动脉堵塞所致,患者严重缺氧、心力衰竭,易致休克甚至死亡,症状和栓塞面积大小有关。下肢血栓静脉炎、静脉曲张、房颤伴心衰形成血栓,久坐长时间打麻将、长期卧床病人、怀孕妇女均是高危人群。


        张力性气胸。由于较大肺气泡或支气管破裂引起,胸腔内压力不断升高,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甚至烦躁、昏迷和窒息,是可以迅速致死的危急重症。


  90分钟是急性心肌梗死黄金救治期


        李教授说,急性胸痛的患者以中年以上人士居多,年轻人也有增多趋势,这些患者处于年富力强阶段,一旦胸痛自认为休息一下就好了,所以易疏忽错过最佳就诊时间。


        李教授介绍,从接诊到开始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90分钟,是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救治的黄金时间,如果能够把握这宝贵的90分钟,为更多的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会大幅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率。如果患者就诊于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在发病3小时以内使用药物溶栓,病情稳定再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介入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如不及时治疗可在数小时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死亡率非常高。对于主动脉夹层,发病后48小时内,每延迟治疗1小时,死亡率增加近1%,一旦破裂更是无药可救,就医越晚死亡率越高。


  胸痛发作时了解这些急救知识


        面对突如其来的急性胸痛,掌握一些急救措施十分必要。李教授说,在院外发现急性胸痛,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可及时拨打120呼叫紧急医疗援助,可将患者半坐位安置在一个舒适的体位。对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可使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不能缓解又不能及时到医院,可每隔五分钟含服一片硝酸甘油,最多可含服三片。如果患者意识丧失,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最后,李教授建议有心脏病尤其是同时患有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体检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要注意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保持心情开朗。对于喜欢熬夜的“白骨精”一族,要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因平时要适当运动,游泳、骑单车、散步都不错。


        李教授特别提醒:35岁以上的中年人,最好每年体检一次,特别是心电图、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至关重要,早发现就能早治疗,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







站在西北急救医学的巅峰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西安交大二院急诊科发展纪实
        急救医学是一门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的多专业综合科学。它在短时间内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创伤和疾病采取紧急救护措施。从事急救事业的白衣战士被誉为“与死神赛跑的人”,无数生命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手中绽放,足见这是一个多么特殊而又高尚的职业!


  西北急救医学的急先锋


        西安交大二院急诊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陕西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急诊专业学科之一。科室拥有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其中医师28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以上学历占80%,护士大专以上学历100%。是急诊临床硕士学位授予点,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科室有13人先后担任国家级、省、市级急诊学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秘书等职。该科危重症救治经验丰富,梯队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各种检查设备先进,形成了以医、教、研为一体的专业优势学科。科室整体综合实力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进入全国先进水平。


  设施一流   120与院内无缝连接


        西安交大二院急诊科拥有国际先进的院前监护传输系统,实现了院前与院内无缝连接,即120救护车能与科室医生直接联系,不但提高了院前救治水平,同时能在患者没到医院以前就有了急救的准备。拥有独立设置的急诊门诊、急诊抢救、急诊观察、急诊ICU四个不同的工作区域,能完全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西安交大二院急诊科配置了国际一流的监护、救治仪器:有创及无创监测功能的监护仪、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心肺复苏仪、电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器、亚低温治疗仪、血液灌流及CRRT机、可视气管插管仪器等,能满足危重病患抢救的需要;重视床旁检查项目的开展,拥有床旁生化检验设备、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床旁超声机、意识检测仪器、经颅超声多普勒仪等,能及时准确地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服务。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6%


        西安交大二院急诊科积极发展急性心、脑、外周血管疾病和创伤、急腹症的救治,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6%,形成了以救治急性心、脑、外周血管疾病、创伤、急腹症为主的急救优势特色。除开展基本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深静脉置管等外,该科还相继开展了有创血压监测、经皮气管切开、介入止血、急诊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B超引导下心脏临时起搏器置入术、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急性血栓性疾病的静脉溶栓治疗等技术。抢救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病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大块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呼吸衰竭、ARDS、心力衰竭、重症脓毒血症、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各种重症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危及生命的大咯血和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等。


  国家项目助推多个项目造福百姓


        多年来,该科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包括SCI论文在内的各种研究性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该科还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急重症医学学术交流,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及台湾地区的大学教学医院的急诊科和ICU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世界先进的急诊医学接轨。


        据该科主任李丽君教授介绍,2012年,该科荣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资助,获得1000万元专项资金的资助,这将为该科的长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新的一年,该科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面实施临床重点科室建设项目,建立移动及远程会诊系统,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质量和数量

作者:宣传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