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科室动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举行 2017年护理人员PICC维护操作竞赛

发布时间:2017-12-07 11:47:03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于2017年12月1日下午2点在科室示教室举行了护理人员PICC维护操作竞赛。随着耳鼻喉科头颈部肿瘤医疗诊治新技术诱导化疗的开展,PICC技术应用也日益增多,为保证服务质量,以学中比、赛中学形式检验培训效果特举办此次活动。此次竞赛旨在,科内普及、推广PICC这项新技术、新疗法,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维护操作技能和水平,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参加此次活动评委有:护理部副主任孔德玲老师副主任护师、血液科护士长张瑞丽副主任护师,肿瘤麻醉消毒供应总护士长李小宁副主任护师,普外科副护士长孙云老师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杨慧副主任护师。

1.jpg

14.jpg

2.jpg

此次活动得到了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活动开始,病院的任晓勇主任莅临竞赛现场并致辞,对肿瘤患者PICC导管植入的重要性及科室PICC置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表示,随着PICC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规范PICC标准化、精细化维护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开展此次活动对于规范化的PICC维护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并鼓励大家放松心情,比赛不是目的,通过比赛掌握这项技术并开展应用是目的。科室副主任孙斌副教授也亲自为竞赛选手摄影留念。

决赛前,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集中进行了PICC操作维护的理论培训,病区的40名护理人员于9、10、11三个月进行逐个操作练习。并在11月22日-24日三个下午进行了初赛的考核预选。初赛前邀请了张瑞丽、李小宁、孙云、王继欣、张琳和高炀6位老师就PICC维护的标准流程优化和评分细则进行了统一,并由。经过初赛最终选出8名护理人员参加本次PICC维护操作决赛。纠正了初赛存在的问题,参赛选手利用休息时间又反复进行操作练习。

此次比赛一改以往在模型上操作考核的模式,而采用真人实操的考核形式。为保证比赛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本次比赛充分审核操作技能各项评分细则的可行性,并采取平均分制,力求真实反映出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7.jpg

8.jpg

9.jpg

10.jpg

最终,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张荣荣以沉着冷静的心态、规范精细的操作夺得一等奖,武娟、黄杨杨获得二等奖,周秀、王锦妍、何依情荣获三等奖,贾扬洋、王小姣获得优秀奖。竞赛时,评委老师们为看清楚选手的操作细节,多次起立、近距离观察和打分;而所有选手也精神饱满,操作规范、态度一丝不苟,在操作过程中不时地与患者沟通、解释、安慰、宣教……既展现了护士自信从容的风采和精湛娴熟的技艺,又将“人文护理”的整体理念完美地融入到了护理专业技能操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理念。

3.jpg

4.jpg

11.jpg

5.jpg

6.jpg

竞赛结束后,护理部孔主任及莅临本次竞赛的PICC专家评委们对本次操作竞赛进行了点评。孔主任高度肯定了此次比赛;张瑞丽、李小宁和孙云三位评委老师的所在工作科室PICC技术开展早、经验丰富,过去经常帮助耳鼻喉科完成PICC的置管。在日常的管道维护方面也给予积极指导,为耳鼻喉科开展PICC技术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此次又针对比赛过程中选手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点评,对PICC标准化维护流程规范又进行了补充指导和经验分享,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前耳鼻喉科护士长吴彩芹副主任护师宣读了竞赛成绩。现护士长杨慧副主任护师对此次竞赛进行了小结。首先,感谢了支持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和选手们。接着,对此次活动谈了她的感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次竞赛就是大家把PICC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来。近两年来,随着科室对头颈部肿瘤诱导化疗工作的开展,对静脉治疗提出了新要求,科室逐渐开展了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为了推进PICC维护技能和完成此次竞赛,大家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大家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展现耳鼻喉科护理队伍的精神风貌。勉励大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指引下,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实现新辉煌,在各级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奋好学,积极探索适应科室护理工作特点的新模式、新思路,并保持已有的荣誉,争取新的成绩,创造更大的效益,为医院、为科室持续稳步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2.jpg

13.jpg

本次竞赛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促进了PICC技能的开展,提高了我科护理人员的维护技能,鼓舞、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为给患者提供安全、科学、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也提供了保证,耳鼻喉科的护理人员一直在努力!


作者:张阿玲 霍敏 李静静 图片:孙斌 邵娜 霍敏 责编:屈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