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第一届陕西省医学会“血栓与止血的检测”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05-20 15:36:58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2019年5月18日,由陕西省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办、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科承办的“第一届陕西检验医学会‘血栓与止血检测的临床应用’高峰论坛”在西安交大二附院大明宫院区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会议由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科主任耿燕主持。

大_meitu_1.jpg

耿主任_meitu_4.jpg

会上,西安交大二附院刘原副院长代表院领导对此次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检验科近年来的工作给与了高度肯定,指出了医院检验科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陕西省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主任郝晓柯教授在大会发言,并代表陕西省医学会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刘院长_meitu_2.jpg

赫晓柯教授_meitu_3.jpg

耿燕主任对此次前来参会及授课的各位专家、同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同时指出出血和血栓相关疾病极易导致严重后果和医疗纠纷,准确诊断与及早干预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环节。

上午的学术专场会议由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科副主任何谦、陕西省临检中心魏立强教授、西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赵雅、宝鸡高新医院检验科主任葛君琍主持。

主持1横版.jpg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王学锋教授分享了《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进展》,带我们深入了解了日常临床工作中血栓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来自西安交大二附院普外科的马建仓副教授分享了《深静脉血栓诊断与治疗》,从临床的角度阐述了日常临床工作中血栓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洋副研究员分享了《易栓症的实验室检测与案例分析》,以并列行驶阐述了易栓症目前的实验室筛查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鞭辟入里,引人深思。来自武汉亚州心脏病医院检验科的刘晓辉博士分享了《血小板功能检测在ACS中的应用》,详细解读了血小板功能检测对ACS临床诊断的价值。西安交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岗分享了《DIC的个体化抗凝》,从临床角度分享了脓毒血症的DIC抗凝治疗经验。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张磊分享了《血栓前四项的临床应用》,阐述了血栓前四项实验室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一阶段讲座.jpg

下午的学术专场由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张利侠、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科副主任朱建宏、西安市红会医院检验科主任赵和平主任、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科临检组长张磊主持。

主持2横版.jpg

来自西安市红会医院检验科的陈楚博士通过一个精彩的病例引出HIT患者的诊疗思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的袁莉带来了《一例SLE伴继发性APS病例分享》;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的朱兵兵分享了《抽丝剥茧觅“元凶”》;来自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的李斌副教授分享了《药物对凝血检测指标的影响》;最后由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科的四位检验新星进行授课分享,雷娜解读了《PT—INR的标准化》;张雯分享了《“九死一生、跌宕起伏”的DIC抢救》;徐阳展示了《形态与凝血的“邂逅”》;李雯分享了《一错再错的误诊病例分享》。

第二阶段.jpg

最后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科主任耿燕教授为此次大会做了总结,分别从实验室、临床及病案分析三个角度进行了解读,通过此次论坛授课,各位专家围绕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的新理念与新进展、解读临床血栓诊疗新的规范与标准、分享临床DIC个体化抗凝的经验、讨论血栓与止血临床面临的热点难点及对策,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与检验对于血栓性疾病的早期防控与治疗水平。

与会领导合影_副本.jpg

本次学术论坛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堪称学术届的一场饕餮盛宴。参会人数接近300人,尽管天气炎热依然座无虚席,同时还有来自内蒙、甘肃、河南和山西的各位同道前来参会,每相信通过此次会议一定会有所收获!血栓止血双刃剑,内外凝血共作用。大咖小将齐上阵,案例分享破谜团。

本次论坛得到省检验医学会、院领导及大明宫院区、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不远千里前来参会及授课的专家同道,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体现了西安交大二附院检验团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每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都是我们学习和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旨在临床和检验通过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建立标准,规范流程,进一步提升血栓相关性疾病的早期诊治水平,从而降低血栓相关性疾病的病死率,为检验事业的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作者:检验科 董炜 周维肖 图片:胡佳 责编: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