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院胸外科李少民教授团队与普外科联合成功完成西北首例经胸骨后路径空肠代食管手术

发布时间:2019-11-25 13:27:49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近日,胸外科李少民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32岁的男性上消化道烧伤患者实施医院首例空肠代食管手术。患者是一名来自延长石油集团的工人,因醉酒后误服烧碱(氢氧化钠)致食管、胃大范围烧伤,病情危重,四处求医未果,最终转入二附院。患者先于普外科行开腹探查+空肠造瘘术,后转入胸外科

李少民教授团队对患者病情经过严谨、专业地评估后认为患者现食管全段狭窄、胃挛缩,重建食管无法采用常规的胃代食管术,但具备实施结肠或空肠代食管术的条件;而患者化学性烧伤发病已近2月,无法进食,日常营养需求依赖空肠造瘘管输入,一般情况较差,身体消瘦,行一期切除食管风险较大,最佳方案应为食管旷置+结肠或空肠代食管。

手术当日,李少民教授团队联合普外科杨文斌教授团队首先对患者腹部进行探查,见腹腔内粘连致密,结肠暴露不佳,但空肠暴露良好,遂决定行经胸骨后路径空肠代食管术。术中在保证血供良好前提下游离足够长度的空肠管,距屈指韧带约15cm处离断空肠,并在腹腔内行空肠-空肠Roux-en-Y吻合,将空肠游离端经胸骨后路径上提至颈部与食管行端-侧吻合,在吻合口远端约3cm处离断、封闭食管。

手术顺利,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经禁食、静脉营养过渡至肠内营养,患者最终恢复经口进食出院。

结肠或空肠代食管术是除胃代食管术外常见的食管重建方式,其适应症包括:食管高位病变,需要在下咽部或颈部作吻合、过去曾作过胃切除手术,或胃本身有较广泛的病变不能用于重建食管、食管癌吻合口复发等。此次李少民教授团队联合普外科共同实施的食管旷置+经胸骨后路径空肠代食管术系西北首例,标志着胸外科诊疗水平又一次获得新的突破,亦表明科室在食管重建技术方面已步入国内先进行列。


作者:胸外科 责编: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