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虽千万人吾往矣!
有道是,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此次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在我看来,称得上病之所存,虽千万病毒吾往矣。我今日也有幸参加我们医疗队员们的誓师仪式,颇受感动。我想,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大概都是孟子口中的大勇之人,面对真正的正义,虽千万人吾往矣。而此次前往武汉的大勇之人当中,便有我视若兄长的好友,皮肤科病房的鲍和。
我是在元宵节的当天、誓师大会的现场才得知了鲍和参加医疗队的消息,临时决定为他送行的。而除我之外,前来送行的便只有他母亲一人了。这么重大的事情,鲍和低调的甚至有些寒酸,让我不禁有种“匹马戍凉州”的凄凉。但在这低调之余,我却分明从他坚毅的眼神中读出了一腔热血,颇有几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气魄。而他也正是带着这种“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信心,踏上了征程。
可就在送他前往机场的路上,我竟第一次见到我这位宽厚稳重的兄长露出了热泪盈眶的一面。我赶忙在旁宽慰他,让他不要难过。他却笑了笑告诉我:“其实我并不难过,只是想到自己即将奔赴一线,心情激动罢了。”听了这句话,也不禁令我突然红了眼眶。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仿佛让我看到了一道耀眼的光,炽热的甚至快要把我烫伤。离别家乡,奔赴一线,这本就是极其辛苦而又危险之事,何况此一别去,还不知何时才能归还,这一份未知理应更是令人恐慌。可在鲍和的眼里,仿佛自己即将经历的这些辛苦、危险根本不足挂齿,自己重视的,只有这一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而也正是这一份“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家国情怀,才能令他如此的激动不已。
我相信,其实不仅仅是鲍和一人如此,每一位出行的同事从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放弃了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割舍了“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天伦之乐,甚至如苏轼一般,放弃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自由。正所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想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当代的风流人物,他们都坚守着自己崇高的信仰,秉承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福祸避趋之”的精神。最近网上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要感谢这些负重前行之人,你们背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艰难的路,没人知道路的尽头在哪,但是,你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前行着,毫无怨言,你们就是这个时代的骄傲!另外,我想,这大概也是一种最好的言传身教,你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每一个被你们保护在身后的人学会,什么才是中国精神!
在机场帮鲍和托运完行李,他几乎没多说几句分别的话,便独自进入了候机大厅,只留给我了一个“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背影。此去武汉,不知何时才是你们的归期,我听闻武汉恰临长江,但愿那滚滚流淌的不尽长江能带着我们远在后方的人们最美好的祝愿,保佑每一位前往疫区的医务人员平安归来!
上一篇: 元宵佳节赴鄂英雄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