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守护战疫后方防护物资保障线的“双子星”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举国医务人员众志成城,奋战在抗击疫情狙击战的一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陕西省定点医院,全院临床一线工作者积极奋战在西北抗疫前线,派出了三批医务工作者援鄂。在整个疫情期间医院防疫物资保障工作中,国有资产与医学装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国装办)主管院领导李文博总会计师和两位主任积极协调应急物资采购和接受捐赠等相关事宜。
防护物资责任如山 不辞辛劳敢挑重担
和董波老师的这次谈话是在一起去接收捐赠防护物资的救护车上。谈话期间他的手机捐赠物资的电话不断打来,只见他娴熟地记录捐赠物品爱心人士的姓名、电话、物品名称等信息并整理发送到工作群里。
为了方便工作,董波老师早早就将妻子和孩子送回了父母家里“这样为了工作没有后顾之忧,省的整天在医院加班家人担心,这样不告诉他们,他们也就不知道。”自医院抗疫战打响以来,董波老师就基本上以院为家,每天不分昼夜地在办公室采购和接收捐赠疫情防护物资。方便面和面包就是他的一日三餐,“天天吃这些权当减肥了”。当问起春节期间的加班工作时,董波老师这样说道:“至少我还和家人一起吃了个年夜饭,多少一线医务人员水都没时间喝一口。作为多年的采购员,我对医疗防护物资比较熟悉,领导把这份重任交给我,就是对我的信任,无论如何我也要把这活儿干好”。当问起是否会因工作辛苦感到倦怠时,董波老师说道“倦是肯定倦,你想一天从早到晚多的时候能有上百个电话,有时凌晨两三点还有国外热心的同胞打来联系捐赠的电话。手机绝不敢关机,万一错过了热心人士的捐赠电话可就得不偿失了。但是怠是万万不敢怠的,全院医疗工作者奋战在疫情一线,咱们手上每发放出去的防护物资,都是这些战士的铠甲,一丝丝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赶紧过去,能让我安心地睡个囫囵觉。”话还没说完,捐赠物品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
热血男儿军魂未改 疫情保障后方无悔奋战
虽然在同一个科室工作,但是我们相约的谈话却因各自忙碌的工作推迟了近一周,“实在抱歉,事情太多了”,端着泡面的杨旭老师这样说道。此时钟表的指针已过中午12点35分。
杨旭老师是退伍军人,2018年复原转业到医院工作,2019年起在医院国装办工作。自1月23日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大会”战疫冲锋号吹响起,国装办办公室就成了这位战士新的堡垒。家人都很支持他的工作,谈起妻子,这位肤色黝黑的汉子满脸的骄傲:“她说她从做军嫂的那天起,就有这样的觉悟,祖国哪里需要我,她都会全力支持。现在疫情当前,医院就是我的战场,”说完这些,他又叹了口气,“其实说起来,对家人也蛮愧疚的。在这疫情当前特殊时期,也不能陪在家人身边”。当问起觉得这样做是否后悔时,“不会悔,也不可能后悔。现在是疫情防控的紧急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种关键时刻,就应该有敢为人先的觉悟。更何况医务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命都可以不要,作为白衣战士身后的物资保障者,苦点累点不算什么。”说着这番话时,他眼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而坚定。
这场短短谈话期却持续足足半个小时,却期间我细细数了下,两个捐赠物资的咨询电话,一次楼下实物捐赠接收,一次捐赠快递接收,对于每一件事,他都要拿起随身携带的本子详细记录登记。等忙碌完这一切,碗中的泡面早已冰凉。他却不以为意,“行啦,不和你说了,我还要核对一下早上的接收捐赠物资的数字和型号,下午的战斗还等着我呢!”说完,他又打开电脑,投入到忙碌的数据统计工作中去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董波和杨旭两位老师“双子星”的故事只二院抗疫事迹恒河沙数中的星星点点。全体国装办人员上下一心,临危不惧,披星戴月,奋力抗击。在这场抗疫狙击战中,我们同样肩鸿任矩,我们将与全院一线医务人院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尽快将这场保卫人民生命的战役以胜利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