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4天门诊咽拭子取样430位病人
2月27日,在医院门诊大楼前的小帐篷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孙斌副主任医师、祝康副主任医师、王波涛主治医生和李桔林护师正有条不紊的为病人进行咽拭子取样。自2月24日至27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四位医护人员共为430多位门诊病人取样,平均每天100位以上。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在这次疫情中承担了医院的核酸样本的采集工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感染病例诊断和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是核酸样本的采样工作要求很高,即鼻咽拭子需要深入到鼻咽部以及扁桃体窝取样,各医院检验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知识,有时候需要耳鼻喉科医生的协助和指导。
咽拭子标本采集风险很高,采集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反射、咳嗽等均可产生大量气溶胶,对采集人员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采集标本需要配备三级防护。取样要求动作轻柔、多点取样,取样时要将拭子沿鼻底向后直达鼻咽部旋转擦拭粘膜,另一根拭子擦拭腭弓、扁桃体窝及咽后壁取样。采集方法非常重要,否则极可能出现假阴性。
面对鼻咽拭子取样高风险工作,孙斌副主任医师、祝康副主任医师、王波涛主治医生和李桔林护师主动报名,勇挑重担。他们站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穿着着厚重的防护服,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护目镜上很容易腾云驾雾,但大家都不以为苦,很荣幸能加入抗疫队伍,能为抗疫出力流汗,每天都是精神抖擞的工作!
2月13日,孙斌副主任医师第一个报名承担医院病房的核酸检测的咽拭子采样工作。2月16日,孙斌副主任同检验科朱建宏副主任一起深入社区,为近十个小区的70多位隔离人员进行咽部咽拭子取样。
祝康副主任医师于2月2日主动报名参加诊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平时还经常主动帮助病房护士消毒病房,为我院第四批援鄂预备队员,随时准备出征抗疫前线。
王波涛主治医生1月25日、2月13日顺利完成气管异物手术2例,2月20日为83岁患者顺利取出食管异物枣核一枚,这3例手术都是高风险操作,因为术者要直接和病人面对面操作,直接面对病人呼吸道粘膜。它多次主动承担病区的消毒工作,并主动承担给武汉抗疫前线的家属上门送慰问品。
李桔林护师多次参加工会志愿者为一线医务人员服务,大年三十帮助感染科搬家打扫卫生,为发热门诊收治病人做准备工作;元宵节前一天,帮忙为第三批抗疫队员采购物资及打包工作;并积极帮助李静静副护士长整理病房用物。自2月24日以来,一直在门诊协助咽拭子取样工作。
大家都表示在立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竭尽全力为抗疫出力,夯实后方,助力前线,尽早打赢这场新冠病毒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