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科室动态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这里终将春暖花开

发布时间:2020-03-03 10:12:27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疫情爆发,武汉封城,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集在武汉这座城市,它没有脆弱彷徨,更多的是义无反顾的医护人员站起来,冲向前线,向深陷痛苦中的病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发出希望之光。

国难当前,匹夫有责,作为新一代的二院人,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当院方发出援助武汉的号召的时候,各科室医护人员的请战书纷至沓来,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去前线。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也奋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当防疫战斗打响时,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从各自不同的轮转科室集中到发热门诊,开始疫情防控和诊治工作,我就是其中之一。医院作为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面对疫情,院立即成立了发热门诊病房,当接到科室通知到发热门诊支援的消息时,我感到激动和荣幸!因为在国家、医院需要我的时候,我可以挺身而出,为本次的疫情防控战贡献一份力量。

在上岗前,根据院方安排,我们在2月13号,14号两天第三批进驻发热门诊的护士在重症监护室等科室进行了相关知识操作培训。在2月15号下午护理部姚聪主任们第一时间给我们打气、鼓劲,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识培训。医院感控及发热门诊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了紧急的培训,详细讲解疫情的注意事项,千叮万嘱,一定要防护、防护、再防护,坚决做到“零感染”。而当我第一次穿上隔离服走进发热门诊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作为重症监护室的一名男护士,这是重症人的一种荣誉,是一种使命!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护理好每一位病人!

图片1.jpg

在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每天都要连续奋战,厚重的防护服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因为了解到医疗物资的短缺,为了在减少交叉感染的前提下节约防护物资,我们穿着防护服的6小时内不敢吃、不敢喝、不上厕所。防护服下的我们早就变了一个人,但我们依然觉得自己帅气、可爱。

我从上夜班的手中接过了一位71岁的老奶奶,由于重症监护室出身的缘故,我被安排到护理这位重症患者,老奶奶由于脑梗加上重症肺炎,病情特别危重。上班以来第一次戴上护目镜和面屏,厚重的防护装备,除了闷热、难受之外,更让我在意的是护目镜和防护面屏容易起雾,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尤其是影响细致操作,既加大了难度,也影响了效率,只能通过手上戴的双层橡胶手套去摸索,工作五年年来,平时最简单的操作对于我而言也变得异常艰难,护理一个重症患者,这种工作和我平时上班没什么两样,只是给患者加上新冠,他就变得特别的繁琐。老奶奶病情危重,插管带呼吸机,还带有鼻胃管和尿管;定时给患者抽查血气分析,抽血送检,吸痰,鼻饲。看似简单的操作变得不是那么顺手,来回的洗手消毒,时刻提醒自己做好感控。

在经过一周的不间断重症护理之后,很遗憾的老奶奶的病情逐渐加重,最后没有抢救回来,第二周我也进入了普通病房,护理很多轻症患者,心理压力也能小很多。

下班后,每天关注疫情的趋势,看到每日逐渐递减增加的感染人数,心中不自觉地庆幸中国抗击疫情就要胜了,为祖国感到自豪,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已经到来了。

图片2.jpg

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随着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在发热门诊支援的时间就完美结束了,对于一个重症病房护士来说,更多的是学习。除了维持就诊秩序,协助医生诊疗、采集标本,给患者测体温等工作,还有重要的消毒隔离、穿脱防护服,确保做到不感染自己,不感染别人。记得在发热病房上班的时候,突然领导询问我们是否要突击入党,已经做好充足思想工作的我,在发热病房就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够加入党组织,在国家有难之时,我也能是党员先锋队之一。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论职业,不论颜色,我们蒙面,只为了更好的未来。最后我祝愿仍然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各位同行们,保重身体,做好防护,最后一起打赢这一场疫情阻击战。西安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作者:重症医学科 刘洁 责编: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