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抗新冠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在行动
2020年1月,年关将至,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国。1月21日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我院成为省卫健委防治冠状病毒定点医院。1月21日早上8:30分,医院紧急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并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领导小组。
疫情就是命令,1月22日接到指令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护理人员在杨拴盈主任和周淑如护士长的带领下在岗待命,已回家的人员立即返回工作岗位,胡佚凡副护士长作为第一批固定队员迅速奔赴我院发热门诊,配合医院规范发热门诊布局,管理发热单元患者。1月25日,新年第一天发热单元接诊120多位患者,胡佚凡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顾不上吃饭和休息。
1月25日,接到医院指令要派人去支援武汉,杨拴盈主任在微信群里面刚发完通知,科室所有护理人员都迅速报名,周淑如护士长紧急召开护士长会议,最终选定了身体好,技术过硬的阎京京护士。这位90年的姑娘在1月26日瞒着家人悄悄登上了去武汉的飞机。她到武汉以后被安排到了武汉九院,当时九院物资短缺,人员紧张,每天正常上班8小时。一直爱美的她由于汗水浸泡鼻梁和额头都被压烂了,满脸都是疹子。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疫情面前每一位呼吸人的担当和勇气,她无愧于健康卫士、最美医者的光荣称号。
紧接着第二批援武汉医疗队员也紧急集结,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男护士何其豪,作为一名党员,他冲锋在前,主动请缨,说他没有结婚,没有后顾之忧。2月2日我院第二批队员奔赴武汉,何其豪是年龄最小的队员。他被安排在武汉协和西院,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许下生日愿望,“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大家可以摘下口罩坦诚相待”。
2月8日,也是元宵节,全国有近3万患者确诊为型冠状病毒肺炎。响应国家的号召,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全体护理人员再次踊跃请战。以护理部杨惠云主任为首的100名护理人员再次奔赴武汉,其中就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副护士长刘艳琴和护士韩青青。她们被安排到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与我院其他护理人员一起接管一个病区,病区床位约53张,有气管插管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有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有经鼻高流量的患者,还有做CRT的患者,危重患者数量较多,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和厚厚的手套,再戴上戴护目镜起雾影响视线,原本简单的护理操作在此时显得尤为困难,刘艳琴和韩青青不但克服了困难,还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里疏导,教患者呼吸操,发放宣传手册,得到患者和同行领队的好评。
2月12日,组建支援高陵的医疗队,呼吸的护理人员又一次踊跃报名,并承担了内科片区的呼吸机、输液泵等急救仪器的培训。
与此同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朱艺凡也积极报名参与我院发热单元护理工作。2月15日,朱艺凡刚到发热单元,就护理了一位重症患者,患者气管插管,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流程,厚厚的防护服,起雾的护目镜,平时简单的工作在此时显得异常艰难,朱艺凡不但很快适应了工作方式,还能及时为危重患者收拾大小便,翻身,吸痰,口腔护理,虽然有诸多不便,风险也很大,但是患者的护理质量没有下降。
2月23日接医院指令,我科需要改造一病区为普通发热单元。周淑如护士长带领全科的护士在后勤国装的大力配合下,刘丽萍副护士长迅速为发热单元领用防护物资,安排单间隔离病房,从接到指令到收治第一个患者我们只用了24小时,我科室的快速反应和执行力得到院领导的一致认可。
在疫情面前,我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每一位护理人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工作岗位都在做相同的努力。
护目镜压伤的是鼻梁,但压不伤我们的脊梁,汗水打湿的是脸庞,但打不湿我们悬壶济世的心。英雄,每个时代赋予的意义不同,但相同的是,所有的英雄都肯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生命。在这个平凡的2020年,致敬每一位守护生命的呼吸护理人!他们,是守护生命的灯塔,是我们心中最平凡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