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2020年8月3日,熙熙攘攘的放疗门诊,一位手拿感谢信的患者出现在了等候的队伍中。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满怀感激的患者这次是来医院复查的,距离他被查出癌症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也许八年的时间并不算久,但对于一位身患癌症的患者而言,八年已然是一个小小的生命奇迹。而这样的奇迹,却经常的发生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白明华教授的诊室里。这不禁让我产生了好奇,白教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带着这份好奇和对白教授的崇敬,我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红彤彤的锦旗,而锦旗下的白教授正在耐心的回答着患者的提问。好一会,白教授接待完了患者,还没顾上休息,便又热情的来欢迎我的来访,满身的活力,似乎从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一番攀谈,我才知道,这位充满活力,年轻帅气的教授,其实2000年就已经毕业于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系,来到交大二附院放疗科参加工作。如今已是一名副主任医师,更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腹部肿瘤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分会胃肠学组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青委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协会放射肿瘤学会常委。在这些光环之下的白教授,没有丝毫的恃才傲物,总是一副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的模样,对待患者温柔又亲切。当被问及这次收到锦旗的感受时,白教授面带微笑的说:“收到锦旗是一种喜悦,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还是希望有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此外,他还认真的谈了谈他对于医疗的看法,他说:“我觉得,医生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取得患者的信任,是用最质朴的语言和最专业的知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信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另外,我们要明白,我们在治疗的不仅仅是一个病症,更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应该在减轻他痛苦的同时给他鼓励,想办法解除他的精神压力。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看到,虽然我们不可能治愈每一位患者,但我们可以通过治疗减轻每一位患者的痛苦。”
在谈及对于未来工作的展望时,白教授说:“现在正赶上我们医院放疗科专业组划分的好时候,我希望能够带领我们胃肠、骨盆与软组织肿瘤小组,把每一位患者的治疗做到规范化、个体化,在同行业建立更大的影响力。”
在这次采访的最后,白教授语重心长的说:“其实,我最大的心愿,是在二十年后我退休的那一天,可以看到很多我现在治疗过的患者,到时候依旧前来随访。这就是我最开心的事了!”这次专访刚刚结束,我还没离开白教授的办公室,他便又兢兢业业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或许对他而言,每一位患者的诉求就是他最重要的事。他热爱着这一份工作,正如他对每一位患者的热情一样。我从白明华教授一言一行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赤诚,更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我相信,有他这样的医生存在,不仅仅能为患者带来优质的治疗,更能带动身边的其他医务工作者,提高整体的医疗环境。白教授有这一份品格与坚守,一定能把工作越做越好,实现他与患者多年后重逢的夙愿。
上一篇: 药学部制剂室完成整体搬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