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缺氧不缺精神 践行医生初心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刚医生援藏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11-29 10:54:59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2022年7月底,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泌尿外科李刚医生成为了陕西省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踏上了西藏阿里这一片热土,赴任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外科业务主任。初到海拔4300多米的阿里,就因为缺氧出现头晕、头疼、疲乏无力,心悸、严重腹泻等不适。他不顾身体的不适,以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作风,转换角色、融入藏区,第一时间进驻医院开展临床工作。

微信图片_20221128152124.jpg

噶尔县狮泉河镇作为阿里地委、行署的机关驻地,人口居住分散,高原缺氧的地理环境也导致当地群众疾病多发、合并症多发。作为当地最大的三级综合医院,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承担了周边地区的医疗、预防、保健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任务。尤其外科,硬件设施缺乏,急危重症较多、工作压力较大。

微信图片_202211281521242.jpg

李刚医生在高寒缺氧的环境里,在担任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外科主任期间,发现紧靠一个人的力量,能量有限,要给阿里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才是最重要的,切合藏区的实际,实现了由“输血式”援藏向“造血式”援藏转变。因此立即帮助科室制定和完善了藏区常见疾病的规范诊疗流程,定期进行日常教学培训和进行临床“师带徒”模式的传帮带医疗工作,为藏区培养一批本地优秀医务工作者。还根据科室特色,充分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优势医疗资源,实现精准对接,将国内最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引入当地医院,让西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并指导地方医生独立完成当地医院第一例输尿管镜下输尿管异物取出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及隐睾下降固定术,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微信图片_202211281521241.jpg

2022年9月,阿里地区突发新冠疫情。阿里地区卫健委和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开设传染病医院和噶尔县医院作为收治新冠患者定点医院。后根据防疫政策需要,将噶尔县医院作为重症新冠患者诊治医院。工作繁重,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作为党员,面对缺氧和病毒的双重威胁,李刚医生依然积极向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陈晨院长和党支部请缨,第一时间进驻噶尔县医院进行重症新冠患者救治工作。在高海拔缺氧的环境下,再穿着密闭的防护服,本身就是对机体的一种极限考验,每次查完房、处理完病人后,都有一种无法喘息的窒息感。面对无形的病毒李刚在抗疫工作中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勤奋工作,均发挥了“党员先锋队”的作用,用“专业”在病毒面前筑起了“钢铁长城”,用“爱心”让阿里人民感受到逆向援驰的温暖!“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是他的行为准则,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勇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操,经过全体医疗抗疫团队的不懈努力,收治的重症新冠患者都顺利康复出院。

微信图片_202211281521243.jpg

赴藏之前就已病重的老母亲,是李刚一直的牵挂,在接到援藏任务之后,李刚思量许久后毅然决定援藏,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2022年11月3日下午,正在参加病例讨论的李刚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瞬间,泪流满面。得知李刚的情况后,陕西省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干部组织部周武君部长和井海滨书记,第一时间协调相关负责人,欲让他回家奔丧。“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在这里支援边疆,相信妈妈也会为我感到自豪”,擦干眼泪,李刚最终决定,继续留在西藏坚持工作。组织上表示,尊重他的个人意见,同意他调整情绪再上岗。同时,积极协调在西安的援藏干部去家中慰问。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种铁主任和院工会陈海文主席,在得知情况后,也第一时间对李刚进行安慰,并上门去解决家属在处理后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李刚说:“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对家人慰问让自己很感动,让他深深的感觉到组织的温暖,自己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得起组织和领导的关怀与信任。”

微信图片_202211281521244.jpg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李刚说:“援藏一场,会扩展我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也会使我的人生更加精彩,能够用所学知识服务于最需要的人,是身为一名医生的职责与担当。”作为一名优秀医生、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砥砺前行,不仅继承“援藏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还不断为“援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作者:泌尿外科 图片:李刚 责编: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