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奋进339】感染科召开学科建设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08-22 16:13:29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学科建设是科室发展重中之重,焕然一新的感染病学科大楼的修建改建完工并投入使用,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当前,在健康中国有序推进的历史机遇下,在医学领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医院新的领导班子引领下,学科在新冠疫情后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如何快速提升学术业务水平是摆在科室当前亟待之需。

2023年8月21日下午,感染科召开“谋发展、强学科”高质量发展方案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肝癌学组副组长、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一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主任牛俊奇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参会指导,我院医疗主管院长高亚副院长、学科办负责人、感染科全体医护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感染科党支部书记贾晓黎主持,她首先对受邀参会专家教授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此次参与指导我科发展的专家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高亚副院长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及主题,并诚挚的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结合我院感染科目前的发展情况提出宝贵建议。

李亚萍博士介绍了我科目前的现状,包括科室结构、人员构成、学会任职、亚专业分布等,客观介绍学科的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科室发展的方向及实施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

李亚萍1.jpg

党双锁教授主持讨论环节。李太生教授基于对科室的了解,提前做好了PPT课件,针对我科提出学科发展需要提出建议。在肯定学科水平的同时提出建议,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三方面提升,并指出目前感染科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作出需求分析,从需求出发谋求发展,从需求出发解决问题,应联合、联动、专科建设与MDT协同发展,从而建立“大感染”。在医院疑难病诊治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

李太生2.jpg

牛俊奇教授谈到交大二院感染已成立61年,历史悠久,在全国也是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学科在这十余年来快速发展、崛起,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他从自己医院的感染病学科谈起,在综合医院感染病学科发展要与时俱进,在搞好肝病全程管理救治的同时,做出特色、做出优势。同时把药物临床试验工作做到了全国第一。指出在学科发展中要居安思危,要有超前意识,要有联合思维,“感染-肝病-免疫”一体化发展,要建立“感染诊疗中心”,感染、肝病临床诊疗和临床试验研究要一起抓,快速提升学科发展。

李太生.jpg

张文宏教授一开言,大家就感觉到他已是非常熟悉和关注我们学科的情况。他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会场轻松起来。他结合学科情况提出建议更是贴近现实,更加靠近学科定位及在全国的责任。提出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第一要务。在临床医疗中注意多病种、疑难病、地方病救治的同时做好科研引领工作。他客观提到综合医院感染科在医院重视度不高,投入不够、任务多、但责任大。他毫无保留的提出自己真知灼见。提出疫情后学科要做好医防融合,搞好平台建设等具体措施、亚学科的建设,建立专门的临床研究团队。

不知不觉,2个小时已过,但大家讨论热烈,科室教授们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目前感染科的发展面临人员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等困境。传统的感染科已不能完全满足不了新时代的要求,对标相关政策,点对点提升,并提出科室青年人要不断开拓视野、要有想法、敢想敢干,才能不断发展。

会议照片.png

党双锁教授总结到,我们知道与国内顶尖学科的差距,通过这次深入讨论,更加了解学科的强与弱、找到学科的发展潜力和未来三年发展方向。我们处于丝路沿线起点、西北的中心,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要求、民众健康需求都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努力。感谢三位专家教授为我们指点迷津、传经送宝。我们后边认真再研究、从速落实,做到最好。

高亚副院长做最后总结,希望感染科全体以此会议为契机,踔厉奋发,快速促进学科发展。也期待三位大咖有时间到医院指导。

作者:李婷、贾晓黎 责编:赵文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