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成功救治一例合并肾破裂出血的危重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
2024年1月7日,对于来自宝鸡市岐山县的王某夫妻来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王某夫妻都是建筑工人,平时居住在工地平房里,2024年元旦过后王某逐渐出现全身不适、食欲差,随后出现发热,自服“感冒药”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于1月7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患者可能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经我院感染科会诊后立即转至感染科重症监护室救治。患者入院后血压低,心率快,考虑发热末期-低血压休克期两期重叠,经一夜的积极抢救血压和心率趋于平稳,完善床旁超声提示心脏、泌尿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经过积极液体复苏等治疗后患者顺利度过低血压休克期,进入少尿期后患者一度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完善影像学检查后不排除肺水肿可能,综合评估病情后给予CRRT治疗,患者全身不适症状逐渐好转,尿量逐渐增多。1月15日患者尿量较前减少,心率偏快,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浓度较前明显降低,进一步完善CT后提示双肾破裂出血;肾破裂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低但其病死率高;立即请泌尿外科等相关科室协助诊治,建议内科保守治疗,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翻身等动作,同时加强止血治疗,经积极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未再下降,肾功能较前好转,尿量再次增多,病程进入多尿期,随后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肾出血范围较前缩小,目前患者肾功能、尿量已恢复正常。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HFRS是一种全球分布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较高,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区之一,其长期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多个重要脏器都有可能发生出血,是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二次肾衰竭的重要诱因,肾破裂合并肾包膜下出血多发生于病程少尿期,其次为多尿早期,以包膜下出血占多数。肾破裂90%发生在重型和危重型HFRS,临床发生率约0.5%,病死率达18.6%。肾破裂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压休克。超声和CT检查可明确肾破裂出血部位、类型和程度,此类患者常伴有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功能差,组织器官水肿,通常选择内科保守治疗或介入止血治疗,一般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
肾综合征出血热在陕西省各市均有发病,高发县区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在疾病流行季节,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在党双锁主任的领导下为出血热患者开通急救通道,要求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同时开展了肾综合征出血热专项培训会议;感染科重症监护室自2023年2月27日运行以来,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救治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2023年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包括合并胰腺破裂大出血、合并急性肺损伤等多种危重情况均成功救治,做到了零死亡。此例患者的成功诊治增加了感染科出血热的诊治经验,未来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上一篇: 【健康报】病房里的年味
下一篇:桃李成阴结硕果 春风吹绿再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