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神经外科完成我院首例出血性动脉瘤患者WEB植入术

发布时间:2024-11-27 09:53:51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日前,我院神经外科许刚副主任团队首次完成了一例以WEB™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这是许刚副主任继之前用WEB™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后,首次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治疗,同时也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治疗团队在开展新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

WEB™即Woven EndoBridge,是目前国际上最新型用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扰流装置。相比传统的弹簧圈加支架辅助栓塞的介入手术,其具有治疗时间短、效果好、痛苦更小、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勿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本例患者为一60岁中老年男性,因持续头痛5天不能缓解,且伴有发热,前来我院就诊。入院当天行腰椎穿刺,发现为血性脑脊液,遂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前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大小约5.3×6.7mm,动脉瘤顶端伴有子囊,考虑为出血之责任动脉瘤。但该患者入院检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后段3cm之肿块,有毛刺、分叶、空洞,考虑肺癌可能性较大,请胸外科会诊后建议行肺穿刺活检,支气管镜,必要时胸腔镜手术切除。许刚副主任与胸外科、麻醉科医师进行详细沟通,并经过深思熟虑后,遂建议患者采用新型WEB™SL进行治疗,其优势在于在栓塞动脉瘤阻止再出血的同时,不必因放置支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而影响肺肿瘤下步治疗。家属经与许刚副主任详细沟通后,同意采用WEB™进行治疗。

在尽快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影像介入室、麻醉科及屈满莉护师的全力配合下,许刚副主任、张明副主任医师于11月14日在全麻下为患者施行了前交通动脉瘤内扰流装置WEB™SL植入术,手术仅用时15分钟就完成了WEB™SL的植入,术中可见术中WEB™SL将动脉瘤子囊亦进行了主动性填塞,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子囊不显影,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明显,其余右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其各分支血管均通畅。患者术后顺利苏醒,拔管后未诉特殊不适,言语功能及肢体功能均未受影响。患者术后2天即从神经外科出院,转入胸外科进一步处理肺部肿瘤。

图1 术前前交通动脉瘤显示瘤体远端有子囊

图2 WEB刚植入时

图3 WEB适应性填塞动脉瘤远端子囊

图4 WEB植入后即刻造影显示前交通动脉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

瘤内扰流装置WEB植入术的原理是通过自膨电解的新器械填塞动脉瘤,干扰瘤外部的血流不进入动脉瘤内,有效减缓动脉瘤内血流,逐渐形成血栓,进而使动脉瘤完全愈合。与传统支架辅助栓塞比,手术过程更简便、快捷,治疗更彻底、患者痛苦更小、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无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本例患者为破裂动脉瘤,同时患者伴有肺部恶性肿瘤,考虑到患者在短期内还要进行肺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因此在处理颅内破裂动脉瘤时的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既要达到动脉瘤治愈、防止再出血的目的,又要考虑到下步患者肺部肿瘤外科治疗的风险,尽量避免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而延后患者肺部肿瘤的治疗。因此本例患者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选择在急性期进行WEB装置植入,选择WEB-4-7-4型号,既可对子囊进行栓塞,又可对动脉瘤体进行栓塞,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反应轻,且对下步肺肿瘤治疗无任何影响。

神经外科许刚团队致力于以微小创伤获取患者收益最大化,在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领域取得了不断进步,也获得了良好口碑。团队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以最佳状态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作者:张明 图片:神经外科 责编: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