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7日陕西日报 三秦新视野 专版刊登我院报道:“二甲”民营医院牵手“三甲”公立医院
2015年3月17日陕西日报 三秦新视野 专版刊登我院与西安济仁医院组建医联体,协作办院纪实:“二甲”民营医院牵手“三甲”公立医院
“二甲”民营医院牵手“三甲”公立医院
奋力打造患者满意 员工乐意 社会认可的名牌医院
——西安济仁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组建医联体协作办院纪实
一个“二甲”民营医院在“三甲”医院专家的指导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使一位90岁高龄合并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严重腿疾患者康复出院。担任主刀的民营医院医生感慨地说:“这例手术在户县还是第一例,在与交大二附院合作之前,我们不敢想象能够完成这么高难度的手术。”
济仁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基础设施健全,医疗设备先进,技术能力、管理水平较高,医德医风良好的二级甲等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2014年11月16日,济仁医院和交大二附院组建医联体,协作办院,这是交大二附院这所国家教育部、卫计委直属的大型“三甲”医院首次尝试接收“二甲”民营医院委托协作管理,将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农村转移,打造两小时区域医疗圈的重要战略,进一步构建“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区域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实现济仁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名牌医院的目标。
在医改的浪潮中,济仁医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济世爱民 仁心打造西部一流民营医院
民营医院要想发展,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诚信办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这是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建院13年来,济仁医院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重视患者的需求,赢得患者的信赖。
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认真执行15项核心制度,依法执业,重视病历书写质量及内涵建设,加强危重病人管理,严管抗菌药物的使用,稳定各科的均次费用,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切实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在医疗技术方面,医务部、护理部每年制定合理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邀请院内及西安交大二附院的专家教授为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并组织参加院内统一考试,每年选派科室骨干分批前往交大二附院学习新方法、新技术,开拓新的诊疗方法。
在医疗服务方面,为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教授的医疗服务,自2010年8月份开始,医院每周六邀请西安交大二附院等三甲医院专家教授来院坐诊、会诊、查房;投资1.5亿元新建一栋面积2.3万㎡的高标准、现代化的综合住院大楼已投入使用,医院总建筑面积可达4.5万㎡,床位可增加到850张。
坚持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的发展原则,加大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力度,形成了以心血管内科、普外科、脑外科、骨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儿科为重点学科、以男女不孕不育症、糖尿病、疼痛、康复、乳腺病、中医儿科为特色的专科建设。心血管内科胡耀俊主任、中医内科杨六顺被户县县委、县政府评为“首届画乡名医”称号。
严育斌院长领导的治疗男女不孕不育团队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运用中药辨证治疗全国各地数千例不孕不育患者,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好评。研制的院内新药制剂“仙灵起痿胶囊”、“龙胆清精胶囊”、“首乌增精胶囊”、“助孕胶囊”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牵手“三甲” 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变
医院发展越来越好,院长严育斌却并不满足,他思考的是,在深化医疗改革的浪潮中,如何让现有的技术、设备、人才、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更方便地为患者服务。
宣传转变,势在必行。
在户县、西安市卫生局和陕西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医院经过与西安交大二附院多方面的洽谈、协商,最终于2014年8月份签订组建医联体协作办院的协议。11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济仁医院”揭牌仪式及大型义诊、学术讲座系列活动在西安市户县西安济仁医院举行。
此前,医院和交大二附院曾有过多年合作,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为济仁医院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此次合作,是加强医院造血功能,实现医院全方位内生动力提升的战略格局。交大二附院将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全面支持医院的各项工作。帮助济仁医院开展3项新业务、新技术,五年内发展4个-5个优势学科,5个特色专科,每个科室培养1名-2名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合理的专科特色和专业人才梯队。每周二、四、六将派不少于3名至5名专家教授团队来院参与门诊、查房、会诊、疑难危重病人诊治、重大手术、学术讲座等工作。济仁医院医生到交大二附院进修培训,不限名额,随到随学,周期都在半年以上。患者在济仁医院所做的疑难CT、X线、核磁共振及病理检查等,交大二附院的教授可通过网络实施远程会诊,实现信息共享,指导诊疗业务的开展。通过医疗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逐步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
截至目前,交大二附院专家参与疑难危重住院病人会诊713人(次),门急诊治疗疑难危重病人823人(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心梗、门静脉破裂、膝关节置换、起搏器安装等以前医院开展不了的手术,以及心血管造影、冠状动脉成像等检查,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掌握并熟练实施。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到了县领导和广大患者的充分肯定。
合作共建 两小时医疗圈实现“区域分级”
习近平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西安市也在探索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合作共建,成为济仁医院医改的关键词。
谈到和济仁医院的合作,交大二附院院长贺西京表示,交大二附院通过及时派专家到济仁医院查房、疑难病会诊、专家门诊、手术等形式,解决群众在当地看病难、请大医院专家看病更难的问题,通过免费为济仁医院专业人员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和派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为当地培养人才队伍。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培养适应当地医学发展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在两小时区域医疗圈内,对济仁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急危重症患者实行优先收治。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构建“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区域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交大二附院副院长高亚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靠近环山路,又是西汉高速出口,使得“双向转诊”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尤其是为陕南方向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重孕产妇、多发创伤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患者如果在当地看病,假如病情太重,可以通过双向转诊平台,及时转到交大二附院实施治疗,病人病情稳定后,也可以转到济仁医院继续康复治疗,实现双向转诊。
回报社会 热心公益画乡播洒医者大爱
严育斌常挂嘴上的一句话是,除了发展,就是回报社会。他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许多好心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了他信心。因此,“服务患者,奉献社会”成了他和医院的追求目标。
医院积极参加各类医疗救护、医疗服务下乡等公益活动,从2011年9月21日开始同公立医院一起首家在民营医院实行了药品零差率,每年让利于患者350多万元。
先后安排10余名残疾人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建立了户县残疾人康复中心,2014年7月被陕西省残联、西安市残联分别确定为“陕西省残疾人康复基地”和“西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户县分中心”,先后接待多家单位前来参观学习交流。严育斌也先后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等。
在日常工作中尽力为残疾人服务,组织医务人员开展白内障普查10余次,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做复明手术720余例,共减免手术费24万余元;组织开展肢体残疾儿童筛查5次,筛查肢体、言语、智力残疾儿童200余人;为肢体残疾者免费提供康复训练120余人(次);承担户县残疾人鉴定任务,协助县残联免费为全县1.6万名残疾人进行残疾鉴定。
10余年来,医院为贫困病人减免各种费用18万余元,向地震灾区、慈善救助事业捐款5万多元;帮扶边远学校和贫困学生;为对口帮扶单位涝店中心卫生院资助价值30万元的美国GEX线拍片机一台,为县镇一体化单位秦镇中心卫生院选派高年资医师坐诊、捐赠康复器材,资助现金2万余元用于改善就医条件。
今天的济仁医院在西安交大二附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必将在住院条件、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整体提升,为创建“病人满意、员工乐意、社会认可的三级乙等名牌医院”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石。而“二甲”民营医院牵手“三甲”医院进行的医改探索新模式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