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华商报 T03版 《新综合大楼落成时 好多退休职工赶来参加典礼 》
2016年6月29日,华商报T03版刊登采访我院原副院长任根喜的相关报道,题为:《新综合大楼落成时 好多退休职工赶来参加典礼 》
链接:http://ehsb.hsw.cn/shtml/hsb/20160629/595382.shtml
全文如下:
新综合大楼落成时 好多退休职工赶来参加典礼
受访人:西安交大二附院原副院长任根喜
近年来,西安市许多医院建起了新大楼,有些医院迁新址,硬件升级换代。去年,西安投资33亿元打造惠民医疗服务网等,让老百姓深切地感受到了医疗的变化。
这些医院建设的大动作,究竟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实惠和好处呢?
走进西安交大二附院,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现代化的13层门诊住院综合楼,干净明亮的就诊环境给患者带来舒适的感受。这座大楼是2010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的。
旧门诊大楼
曾是北大街最高建筑
79岁高龄的任根喜是西安交大二附院原副院长,曾主管后勤工作,谈起新大楼,他回忆说:“当时,全院职工对这座大楼特别期盼,大楼落成典礼时,好多退休老职工高兴得不得了,都赶来参加典礼!”
据任根喜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支持下,医院开始大规模规划建设,1959年建成了建筑面积6353平方米、高4层的门诊大楼,并相继配套了5座住院医技大楼。
“重建后的医院门诊大楼,曾是北大街一带最高的建筑,也是西安北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医院当时的就诊量是西安最大的。”任根喜说,当时医院职工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新综合楼建成后
增加了1000多张床位
任根喜说:“上世纪80年代后,群众就医需求不断增长,昔日高大上的医院门诊大楼显得陈旧拥挤,“患者越来越多,病床常常不够住,到处都是加床,办公室环境也越来越陈旧……”
2010年,医院拆掉了旧门诊大楼和一座医技楼,建成了现在的这座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13层的门诊住院综合楼。其中,负一层到4层为门诊和功能区,8层以上为住院病区。新综合楼建成后,比以前多接收1.5倍的门诊患者,住院床位也增加了1000多张。
同时,内含陕西最大的现代化单体手术室,日手术量从过去的40多台增加到140多台;还有面积达19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多台(套)高端检验设备的医学检验科室;十余台高端CT、磁共振等诊断治疗设备的医学影像科,日门诊量7200多人次,年门诊量190万人次,缓解了百姓的就医需求。
为进一步满足百姓就医需求,目前医院正在综合楼西侧建设一座12层的专科病院楼,计划把皮肤病院、耳鼻喉病院等4个专科病院迁入。并打算在秦汉新区再建一座占地23万余平方米的医院分部,以期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更高的救治技术、更完善的医疗服务。 华商报记者 卢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