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5日《陕西日报》5版:大医大义,为生命所托,为健康所系——西安交大二附院赴平利县开展系列精准扶贫纪实
2016年8月5日《陕西日报》5版:大医大义,为生命所托,为健康所系——西安交大二附院赴平利县开展系列精准扶贫纪实
阅读地址: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60805/html/page_04_content_000.htm
大医大义,为生命所托,为健康所系
——西安交大二附院赴平利县开展系列精准扶贫纪实
编者按:西安交大二附院受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和西安交通大学的指派,与平利县中医院、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结为扶贫帮扶对子。该院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于8月2日、3日赴平利县中医院、洛河镇水坪村开展系列扶贫帮扶活动。捐赠设备、专家义诊、学术讲座、慰问困难群众、帮扶贫困大学生等等最新举措,以及派扶贫干部驻村长期帮扶、为村里长远发展精准设计,打造三级诊疗帮扶体系等长远帮扶举措,都深刻阐释了交大二附院“大医大义,为全民小康”的精神和情怀,也切实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落实了省扶贫办和西安交大“创新机制推进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健康扶贫 酷暑中彰显大爱情怀
8月2日一大早,西安交大二附院党委书记、神经外科巩守平教授领队,原党委书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韦俊荣教授,党委副书记党变玲,工会主席、原党委副书记、普通外科黎一鸣教授,13个学科的专家教授,普通外科、麻醉手术科护士以及院扶贫办、宣传部、设备科、后勤服务等28人组成扶贫团队,历时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前往医院对口帮扶单位平利县中医院和洛河镇水坪村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
在水坪村,二附院驻水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建和驻村干部叶甲奎已经和闻讯而来的村民早早地等候在村口。
该院党委书记、神经外科巩守平教授,骨病研究室主任、骨科兰宾尚教授,心血管内科主任董新教授,呼吸内科副主任张洁教授,妇产科谢秀英副教授,皮肤科郑焱教授,骨科宋金辉副教授,消化内科万晓龙副教授,小儿内科徐尔迪副教授,麻醉科疼痛专家雷晓鸣副教授组成阵容强大的专家团队,在水坪村村委会门前露天场地临时摆放的桌椅前开始义诊。
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看着乡亲们盼望已久的眼神,专家们忘记了一路奔波而来的劳顿,立即专注地投入工作。就诊群众中,除了水坪村的村民,还有闻迅赶来的其它村镇的群众。专家们认真倾听每一位就诊者的陈述,悉心答疑、诊断、普及健康知识,使每一位带着疑惑的村民满意而归。
在炎热的太阳下,每位同志都满头大汗、衣衫尽湿,义诊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场面异常火爆。据不完全统计,此次义诊中共接诊235人次,确诊高血压17人、冠心病5人,功能性消化不良3人、肠道易激综合征2人、慢性胃炎4人,皮肤病6人,类风湿5人、腰椎间盘突出症9人,腰椎退变5人。党变玲副书记、买秋霞部长、刘海燕主管护师、秦变妮护师为村民测血压83人。村民们表示平日里看病比较困难,这样高水准的专家上门义诊非常难得,真正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义诊结束后,在该县高忠权副县长主持下,西安交通大学扶贫办专职副主任缑文恩、二附院党委书记巩守平、原党委书记韦俊荣、党委副书记党变玲、工会主席黎一鸣、驻村第一书记王建等,为水坪村37户五保户发放慰问品米和油,并逐一送到来到现场的五保户手中。随后,巩守平书记和党变玲副书记分别走访慰问分散居住在山上的五保户,还探望慰问了卧床不起的一户五保户老人以及患病多年的黄吉平全家,送上慰问品米和油。一位年长的五保户接到慰问品时,感动地流着泪,用哽咽的声音连说“感谢党的政策,谢谢你们!”
精准扶贫 贵在紧扣“精准”有效扶贫
“什么是精准扶贫?交大二附院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在8月2日义诊结束后,在水坪村村委会里,大家就“精准扶贫”座谈时,交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巩守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交大二附院的建院以及发展历史,诠释了医院“大医大义,为生命之光”的精神,体现在扶贫工作中就是“大医大义,为全民小康”。巩书记认为,一是扶贫是一种责任,要全力做好;二是要有担当,既然心中有责,那么肩上就要担好这个担子;三是交大二附院是有情怀、有温度的国家队医院,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会紧扣“精准”二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和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共同努力实现水坪村摘帽销户。
为了达到精准而有效的扶贫,交大二附院前期已经做了很多调研工作。
从2012年以来,在交大二附院原党委书记韦俊荣的指示下,该院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黎一鸣先后三次带队赴平利县中医院、洛河镇水坪村进行实地调研。
根据平利县中医院的现状和困难,确定了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围绕该院具有一定基础的腹部微创外科、消化内科和妇产科等三个专业进行重点帮扶的方案;依据水坪村的实际状况和村民意愿,确定了改善水利沟上游近千亩待复垦茶园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医疗扶贫项目、因学返贫帮扶和联户扶贫的总体帮扶方案并经医院党政联席会专题会议研究通过后予以推进落实。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交大二附院原党委书记韦俊荣讲到,虽然领导班子换了,但脱贫攻坚的任务没有换,相信新一届领导班子会做得更好,坚信在西安交大以及平利县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一定会早日实现脱贫、摘帽、达标。
根据调研后得出的精准扶贫的计划,交大二附院掷地有声,进行了一项项的有效落实。
针对平利县中医医院的帮扶举措体现在,交大二附院派人短期赴平利县中医院围绕微创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专业进行指导,提高诊疗能力。
“目前,交大二附院已经帮我们培训了腹部微创外科、妇产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专业医师4名。其中,3名已经学成归来,还有一名正在学习中。”平利县中医院院长汪贤君说。
8月3日上午,当交大二附院的专家团来到平利县中医医院,汪贤君开心地讲道,交大二附院此次不但给他们带来了专业团队的培训讲座、专家义诊、查房带教等多项业务支持,还给他们带来了一台价值120万元的腹腔镜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设备。为此,2日上午工会主席黎一鸣教授一行专程来到平利县中医医院进行对接,并对医院帮扶的水坪村的患者和其他疑难复杂病患共4人进行了术前会诊、查房和治疗方案指导。中医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吴喜利教授做了一场题为“治水必先温通学术思想的阐释”精彩讲座。设备科刘梦春副主任和工程师对捐赠的腔镜手术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并于8月3日捐赠仪式当天即投入使用,由交大二附院妇产科谢秀英副教授为两位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手术演示。在平利县中医医院的义诊中共接诊患者140余人次。
针对水坪村49户因病致贫返贫户的帮扶则更加直接对症。凡能就地治疗者,由医疗队提供药品予以诊治;凡需赴镇卫生院、县中医院治疗者,予以转诊。开展镇卫生院、县中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级联动诊疗模式。小病由镇卫生院和县中医院诊疗组完成;大病在县中医院住院诊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派专家组帮扶;危重疑难病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负责诊治。
“因病致贫、返贫户诊疗费用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平利县、洛河镇卫生系统与农合部门联系,就提高报销比例进行沟通。针对因学致贫户,有考取大学本科的贫困户给予每人5000元资助,考取大学专科(高职)的贫困户给予每人4000元资助。”工会主席黎一鸣介绍说。
据悉,该村今年有两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获得资助。
精准扶贫 还需要“输血”与“造血”并重
为了扶持水坪村的造血功能,交大二附院前期捐资40万元修通通往集体茶园的水利沟路,并且建成了该村的第一所客栈,已经开始试营业。“客栈已经接待了三批游客前来入住。只要游客一来,村里所有的土鸡蛋和土特产马上销售一空。这里离南宫山景区不远,而且山村幽静,适合城里人来度周末。”驻村第一书记王建开心地说。
而水坪村水利沟上游近千亩待复垦茶园,目前已经恢复了300多亩,还将继续复垦。
“驻村第一书记王建和队员叶甲奎自驻村以来入户走访、仔细摸排查清贫困户情况,积极落实扶贫政策,想方设法带动群众致富,令我们很感动。”水坪村支书陈贵哲说。洛河镇党委书记杨孝军也提到,第一书记王建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资源,为水坪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想方设法开展工作,帮扶真情令人感动。
对平利县中医医院来说,交大二附院全院上下倾情帮扶,以提高该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是真正的帮扶。“只有医技的提高,才有长远的发展。”该院院长汪贤君表示。
而平利县副县长符绳煜被交大二附院各位领导和专家关爱基层、关心群众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对专家教授在水坪村跋山涉水、深入农户、身体力行推动脱贫工作和二附院为县中医院免费培养业务骨干、捐赠紧缺医疗设备、精心指导医院医疗业务开展表示感谢。并希望县中医院充分把握机会、虚心向二附院专家学习,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造福广大群众,用工作实绩回馈二附院的真情关爱。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大家围绕着如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主动应对国家医改政策特别是在分级诊疗的大环境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的顶层设计,对交大二附院、平利县中医医院、洛河镇卫生院三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怎样站好位、担好责展开了交流讨论。“我们作为国家卫计委委属委管医院,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将秉承‘大医大义’精神,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发挥自身优势,在基层医院人员培训、业务技术指导、新技术新疗法开展推广方面做好工作,为老百姓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交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巩守平说。
(子羊 赵振峰 张海英 雷冬)